首页 > 楼市资讯

2020年度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评选结果公布

时间:2020-12-30 10:20:54 稿件来源: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
  为深入贯彻中央、省、市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,2016年,我市以成为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,紧紧围绕“2020年底建成区20%面积以上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”的总体目标,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。通过立足试点建设,聚焦全面推广,因地制宜,砥砺实干,建成了一批体现江南韵味、具有苏州特点、符合标杆水平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。

 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,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,根据《苏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》(苏府办〔2020〕33号)等文件要求,市住建局开展了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组织申报工作,并委托专家对全市46个申报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,经择优推荐,综合评定“草桥中学海绵改造工程”等19个项目拟获得“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”。

  根据《关于进一步做好苏州市建筑业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》(苏住建建〔2020〕25号),获得“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”的建筑业企业在信用综合评价中可奖励得分。‍

  

  

  

  示范项目风采

  草桥中学海绵改造工程

  

  草桥中学改造后鸟瞰

  草桥中学位于江星路555号,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。项目改造以问题为导向,以“建设海绵校园,开展自然课堂”为主题,将原停车场改为钢渣透水砖停车场,主干道及操场下方基础改为钢渣透水混凝土基础,增设下沉式绿地、绿色屋顶,结合雨水管断接设置高位花坛和雨水罐,增设海绵设施宣传展示牌等,实现了雨水多层次、多途径的下渗、收集、处理与利用,打造出四季有绿、色彩缤纷的风景线,为孩子们建设了一座参与体验式的“海绵校园”和“自然课堂”,凸显了“双百书院,百年草桥”的精神风貌。

  

  泥泞的操场升级为海绵操场

  

  雨水管断接

  

  绿色屋顶

  

  在生态旱溪上架设长廊宣传海绵城市

  虎殿路海绵改造工程

  

  虎殿路位于姑苏区北部,东起苏虞张公路,西至黄花泾,北侧为沪宁高速,南侧有白洋湾公园,是连接平江新城和金阊新城的主干道路,项目全长约5.88千米,路幅宽度40米,项目改变传统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,因地制宜地利用道路的非机动车道、人行道,采用下沉式绿地、生物滞留设施、雨水花园、透水铺装等海绵措施,使得改造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50%以上,面源污染削减率不低于45%。

  

  

  

  

  升级虎殿路雨水管网,实现“雨水、河水”双向净化。

  

  路侧绿地升级为雨水花园,自然消纳和净化机动车道雨水。

  

  生态树池带和附属绿地滞留池高效滞蓄和净化道路雨水。

  斜河浜海绵改造工程

  

  斜河浜位于平江新城,是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连片整治8条河道之一,全长约0.95千米。本项目重点结合水系整治建设开展河道海绵化改造,采用源头控制措施为主,兼顾过程和末端控制,在河道清淤的基础上,因地制宜选择生物滞留池、雨水花园、下凹式绿地、透水铺装、生态树池等海绵措施,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。同时,在入河DN600的管道末端设置初期雨水污染控制设施,使用“管道防沉积装置—雨水调节池—弹性滤池”的管网末端净化系统,解决受纳服务范围11万平米初期雨水直排的问题,提高河道水质,提升河道沿线景观。

  

  斜河浜雨水管网末端嫁接弹性滤池,实现片区初雨不入河。

  

  园路采用装配式透水基块和免维护缝隙式透水铺装。

  白洋湾公园海绵改造工程

  

  白洋湾公园位于金阊新城,区域约10公顷,是一个大型开放式湿地公园。项目改造重点解决面源污染以及公园与周边水系沟通问题,更好的发挥公园对周边区域雨水径流的蓄滞和净化功能。通过延长水流动线,增加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,丰富动植物生态系统,为白洋湾公园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、缓释空间;公园东侧、北侧绿化带内设置较宽生物滞留带、沿河截流草沟,解决周边道路初期径流雨水入河污染问题;将园路改造为钢渣透水道路,将停车场改造为钢渣透水停车场,降低公园径流系数,实现小雨不湿鞋。改造后白洋湾公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3%,面源污染削减率为74%。

  

  道路两侧采用下沉式绿地和植草沟,让雨水自然消纳。

  

  雨水花园晴天作为景观花园,雨天蓄存、缓释雨水。

  

  沿水体岸线设置小微湿地和生态岸线,削减面源污染。

  

  高标准建设钢渣透水路面,实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。

  下一步,市住建局将继续以示范项目为抓手,巩固海绵城市建设成果,加强亮点经验宣传,适时组织现场观摩学习,明思路、促交流、对标杆,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比学赶超、共促共进的良好氛围,从“试点”走向“示范”,努力打造海绵城市建设的苏州样板,推动新一轮海绵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
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